众所周知,由于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雨林木风所修改的windows系列(主要是xp)在很久之前已经不曾更新,随后,雨林木风进军linux行列。这件事情在我看来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随后他的一系列脑残举动让我以前对雨林木风xp的好感一扫而光。
进军第一步——Fedora11
雨林木风进军linux市场的第一个版本不是以Ubuntu为内核修改的,反而是Fedora11。介绍如下:
Ylmf linux v1.0 版特性说明:
- 基于 Fedora11 版本 去掉系统多余的软件包,增加驱动与常用应用软件
- 集成openoffice3.1办公软件(能打开所有ms office 文件)
- 集成输入法为:ibus 拼音(linux下类似搜狗、谷歌、紫光拼音等的完美替代选择!)
- 集成默认桌面管理器:KDE(最接近Windows上的使用习惯,满足个人使用便利需求!)
- 集成全能电影播放机与解码器 (能播放各类电影文件)
- 集成图形处理软件 GIMP 2.6.16 (包含新的UI)
- 集成浏览器 Firefox 3.5
- 集成功能强大的邮件客户端 :evolution
- 集成轻量级 BT 下载工具: Trasmission Bittorrent
- 集成腾讯官方 QQ for Linux
- 桌面已添加常用工具gnome和kde桌面切换脚本
- 默认完全支持c/c++开发环境
- 使用最新内核 2.6.29
当时试用了一把,感觉不出同比Fedora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仅仅是做了简单的汉化以及集成了一些常用的软件。可以说雨林木风OS V1.0是失败的。因为没有任何的闪光点。
时隔多年——雨林木风OS 3.0 Beta2
说实在的,当年用的1.0已经忘记什么样子了,因为确实没特色,也不知道多久前的产物,总之肯定是超过或者接近一年以前的事情了。今天逛远景,看见了3.0Beta2的发布,地址在这里。
初一看,呜哇,好大的亮点,看来雨林木风对xp的shell痴心不改啊。。
Ylmf OS 3.0测试版主要特性:
1.使用debootstrap从Ubuntu Lucid 10.04官方源构建。Livecd 采用 squashfs-lzma格式,是目前 Linux 下压缩率最大的压缩格式,省出更多的空间以用于集成一些利于Linux使用的小软件。
2.继续改善用户体验,着重对系统的多媒体,办公,娱乐,网络等方面进行加强,增强系统的实用性。对Linux下经典应用软件做出更多取舍优化,不论是个人应用或者办公需求,安完即用,省时省力,容易上手。
3.对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英文及输入法实行完整集成。安装工具会根据用户选择的语言为目标进行系统配置和选择版本专属软件,自动清理多余文件。例如: 选择全英文环境则自动删除中文语言包(保留显示支持),自动配置软件源等。
4.默认桌面环境为 Gnome,采用精仿 Windows XP主题。
5.修复了Audacious,gFtp等多例热点软件对中文支持不完全的问题,实现了底层优化。
6.追加集成了编程,音视频编辑等专业软件,方便学习和应用。
看出什么来了?没错!这就是个xp的翻版!雨林木风抛弃了漂亮的KDE4,抛弃了Ubuntu10.04漂亮的gnome,脑残的改上了xp的外壳!这个时隔十多年,连windows都已经放弃的系统,雨林木风仍然在模仿!!
雨林木风的xp版本我并不认为是山寨,这是一种聚合,为了反微软正版事业而作出的努力,而如今,雨林木风面对着linux市场,没有企图将linux的亮点带给普通windows用户,反而企图让windows用户以windows的视野适应linux,在笔者看来,这是一大败笔。
其次,截止至发稿时为止,微软已经发布了windows7等多个优于xp的版本,就主题而言,aero效果已经颇有建树,可以和KDE相比了,但是,雨林木风采用的xp画面,这算不算一种退步呢?
制造–>创造
如果说,雨林木风在该版本留下的版权信息是powered by ylmf os,那么,他是失败的,只有designed by ylmf os,且不说核心,就算是桌面系统,能够不继承于KDE或者gnome,自主开发桌面平台,那么,雨林木风才能在linux市场占有一席之地。linux市场面对的是高端桌面用户以及服务器用户,从雨林木风发布的版本来看,均针对桌面用户,但是面对千分之几的市场份额,linux的桌面化显得力不从心。
但是,如果雨林木风把思路一变,从安全的方面考虑,把linux向专业化,系统化,本土化设计,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自主创新,以自己的亮点征服用户,那么,雨林木风的linux化转型,才算成功。